脂溢性皮炎是面部常見的疾病,中醫常採用辨證論治的方法進行治療。根據臨床表現,患者可分為兩種型別:
1、風熱血燥型:此型別多見於頭面部,可以透過祛風清熱、養血潤燥的治療方法來緩解症狀。常用的藥方包括消風散和當歸飲加減。這種型別的患者面部通常出現斑片,面板乾燥,有脫屑和瘙癢的表現。症狀會在風吹或者面部受到刺激時加重,部分患者還伴有頭屑、口乾、口渴等症狀。
2、腸胃溼熱型:這種型別可以採用健脾除溼、通腑瀉熱的治療方法,常用的藥方包括參苓白朮散和茵陳蒿湯加減。這類患者的面部常出現潮紅有斑片的現象,脫屑多為油膩,嚴重時可出現糜爛和滲出,同時伴有口苦、口黏等症狀。
此外,患者可口服維生素B2、B6類藥物,有助於抑制皮脂分泌,緩解脂溢性皮炎的症狀。患者還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和高糖食物,多攝入蔬菜和水果,保持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搔抓,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洗滌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