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是血清中的一種酶,全稱為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它在心肌中的含量最高,並且在肝臟中也含量相對較高。
當肝臟受損時,AST的水平會升高。例如,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AST會出現明顯的升高。此外,慢性肝炎和脂肪肝也會導致AST的升高。在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中,AST則會輕微升高。還有一些其他疾病,比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也會引起血清AST水平的增加。因此,進行AST檢查需要在早晨抽取血液進行化驗。
AST是一項關於肝臟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透過檢測AST的水平可以幫助醫生判斷肝臟是否受損。然而,AST水平的升高並不僅限於肝臟疾病,其他因素也可能會導致AST水平的增加。因此,只靠AST指標無法確定具體疾病的型別或程度,還需要結合其他臨床症狀和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在進行AST檢查前,患者需要準備好,包括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飲酒和劇烈運動。此外,還需要注意檢查時間,最好是在早晨進行抽血化驗,因為AST的水平有輕微的日內變化。
總之,AST是一種重要的肝功能指標,常用於評估肝臟健康狀況。然而,在解讀AST檢查結果時,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來做出準確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