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篩查方法包括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它們在檢測方式、準確性、適用範圍和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對於有感染風險的人群來說,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可以更早地明確診斷。
首先是檢測方式。抗原檢測方法簡單易操作,可在家中進行,非常方便快捷,結果可以在15分鐘內出來。而核酸檢測需要在實驗室進行,需要專業檢驗人員操作,方法相對複雜,專業性強,花費時間較長,結果出來較慢。
其次是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抗原檢測是透過檢測新型冠狀病毒外殼上的抗原來判斷感染情況。如果抗原量非常少,可能不容易出現陽性結果。與核酸檢測相比,抗原檢測的敏感性較低,因為核酸檢測透過PCR擴增,可以顯著增加核酸數量,從而更加敏感。另外,抗原檢測如果標本中存在與病毒抗原相似的蛋白成分,容易出現假陽性。而核酸檢測是直接檢測病毒的基因,結果相對更準確。
再次是適用範圍。抗原檢測方法簡單易操作,適用範圍更廣。隔離觀察的人員、密切接觸者甚至居民希望自行檢測都可以選擇抗原檢測。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擴大篩查範圍,及時發現感染者,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而核酸檢測由於專業性較強,檢測人員範圍有一定的侷限性。
最後是檢測成本。隨著新冠病毒的變異和傳播速度加快,病例數量不斷增加,核酸檢測的成本較高,並且由於檢測速度較慢,不利於早期發現病例,對疫情防控造成一定不便。而抗原檢測的成本較低,易於生產,可以減輕社會經濟負擔。抗原檢測的廣泛應用對於早期發現病例、加強疫情管控具有較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