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房顫動是一種持續時間大於1年的心臟節律紊亂,治療方式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臟電覆律、導管消融術和心臟起搏器植入等。
藥物治療:這是控制心律失常和減少房顫症狀的首選方法。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片、普羅帕酮片、伊布利特片等,以維持竇性心律並減少心房顫動的發作。此外還可以遵醫囑服用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片、利伐沙班片、達比加群片等,以減少血栓栓塞的風險。
心臟電覆律:對於符合適應症的患者,心臟電覆律可能被用作恢復竇性心律。心臟電覆律可以透過直流電覆律(電擊)來實現。然而,由於永久性房顫會導致心臟結構和電生理的改變,復律後房顫復發的風險較高,因此電覆律無法長期有效。
導管消融術:這是一種介入性治療方法,透過導管在心臟中進行消融,以破壞異常的心臟組織,恢復正常的心律。對於永久性房顫,通常採用射頻消融或冷凍消融技術,以消除或減少心房顫動的來源。然而,由於永久性房顫患者的心臟結構和電生理特性,導管消融術的成功率相對較低。
心臟起搏器:部分患者的永久性房顫可能導致心室率過快或不規則。而心臟起搏器可以幫助控制心室率,並提高患者的症狀和生活質量。
總的來說,對於永久性房顫,應採取綜合治療策略,包括藥物治療、心臟電覆律、導管消融術和心臟起搏器植入等,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如有疑慮,請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