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結束後10天又出現月經,往往會考慮是排卵期出血。由於激素波動,子宮內膜會脫落,導致出血,通常持續1-2天,最長可達3-5天,一般情況下無需處理。然而,如果反覆出現,就需引起重視。建議前往醫院進行相應檢查,包括血液內分泌化驗和B超,以排除器質性問題,如子宮內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
另外,需要考慮這種出血是否與性生活有關。如果同房後出血,可能表明宮頸存在問題,如宮頸糜爛或宮頸息肉。對於年輕女性,若性生活已超過1年,建議進行宮頸癌篩查,包括TCT和HPV測試,以尋找原因。如果是排卵期出血,可能在1-2個月內會恢復,但若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可能需要用藥物進行調節。然而,如果存在肌瘤或息肉,則可能需要進行宮腔鏡手術。
如果宮頸存在問題,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解決,前提是沒有HPV感染。因此,經期後偶爾出血無需過於緊張,但如果反覆出現,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