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內膜炎經常發生在二尖瓣和主動脈瓣上,這是由於感染性心內膜炎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導致心臟內膜形成贅生物。
由於微生物通常隨著血流從高壓腔流向低壓腔,在經過瓣膜時,對於有瓣膜疾病的患者來說,二尖瓣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會導致低血流灌注於低壓腔。這種情況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和沉積,因此微生物往往停留和沉積在這兩個主要瓣膜部位,從而導致微生物感染並形成贅生物。因此,這兩個位置最常見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
在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治療中,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是至關重要的。對於臨床治療中的急性感染,需要透過最初的經驗性治療迅速控制感染,並在獲得微生物培養結果後調整治療方案。此外,手術干預,如瓣膜置換手術,也是治療重要的一環。因此,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是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並避免併發症的關鍵。
此外,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也十分重要。對於高危人群,如人工瓣膜植入患者、風溼性心臟病患者等,應遵循感染預防指南進行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口腔和牙周疾病,加強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等也可以幫助減少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
總之,瞭解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變位置和治療方法對於臨床實踐至關重要。及時診斷、積極治療和預防是保護心臟健康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