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介入手術是一種新的治療手段,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隨著技術的提升,病人的存活壽命也得到了顯著延長,有些人甚至可以活上20多年。然而,中心的資料顯示,腦血管支架手術後存活的最長紀錄是15年,而且這位病人目前還健在。這證明術後病人的存活時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
研究發現,如果病人術後能夠嚴格遵守醫囑,有效控制各種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則其壽命將更長。相反,如果危險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會增加疾病的復發風險和再狹窄的可能性,從而導致腦血管疾病的復發,甚至導致死亡和壽命的縮短。因此,術後病人的壽命長短取決於個體對危險因素的有效控制情況。
強調術後病人需積極採取措施,如戒菸、控制血壓、調整飲食、合理運動等,以降低復發的風險。同時,定期進行醫學檢查、遵循醫生的建議、及時治療並保持頭腦清醒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積極控制危險因素,病人的壽命才能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