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與磁共振(MR)的區別可總結如下:
1、成像原理:CT利用X射線穿透人體,並根據不同組織吸收X射線的差異來形成影象,而MR則利用人體在強磁場中質子的運動來進行成像。相比CT,MR的成像原理更為複雜,根據射頻脈衝的強度、角度和時間等引數的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成像序列,從而得到不同的灰度影象。
2、器官顯示和診斷能力:CT對肺紋理和肺內小病變的顯示效果優於MR,而MR在軟組織解析度方面表現更出色,因此在軟組織病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以及早期腦梗死的診斷中比CT更具優勢。因此,選擇進行CT或MR檢查應根據具體檢查目的聽從醫生的建議。
3、檢查時間差異:CT檢查速度較快,只需約5分鐘左右,而MR檢查相對較慢,一般需要15-20分鐘,複雜情況可能需要30-40分鐘。
4、要求差異:在進行CT和MR檢查時,都需要去除身體上的金屬物品,但MR的要求更為嚴格,任何鐵磁性物品都不能進入檢查室,包括陪同者也要進行物品清理。而輪椅、平車等工具更不能帶入MR檢查室。
5、裝置特點:MR裝置的體積較大,檢查時需要進入較深的通道。由於空間狹小,少數人可能在MR檢查時出現胸悶、氣短、頭暈等不適症狀,即所謂的幽閉恐懼症,而CT檢查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