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乃近一般指的是安乃近製劑,如安乃近片和複方青蒿安乃近片。布洛芬指的是布洛芬製劑,如布洛芬片和布洛芬緩釋膠囊。目前無法單一方面判斷這兩類藥物哪個更好,但布洛芬製劑屬於雙跨藥,而安乃近製劑屬於處方藥。因此,布洛芬製劑更為常用。兩者在藥物作用、主治方向、用藥禁忌和不良反應方面都有一定區別,需根據不同情況遵醫囑選擇藥物。
布洛芬製劑主要成分是布洛芬,能夠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鎮痛、解熱和抗炎作用。安乃近製劑主要成分是安乃近,是氨基比林和亞硫酸鈉的化合物,易溶於水,具有快速而強效的解熱和鎮痛作用。
布洛芬製劑可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的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和痛經,也可用於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安乃近製劑多用於高熱時的解熱,也可用於頭痛、偏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和痛經等,同時具有較強的抗風溼作用,適用於急性風溼性關節炎。然而,由於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安乃近製劑在風溼性疾病中的應用很少見。
布洛芬製劑不宜長期或大量使用,對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以及對阿司匹林過敏的哮喘患者禁用。安乃近製劑禁用於對安乃近或氨基比林過敏的患者。一般情況下,不作為首選藥物,僅在急性高熱、病情急重且無其他有效解熱藥物可用的情況下才可緊急退熱。
布洛芬製劑的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胃燒灼感或輕度消化不良、胃腸道潰瘍和出血、轉氨酶升高、頭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精神緊張、嗜睡、下肢水腫或體重驟增等。安乃近製劑對胃腸道的刺激較小,但可能出現血液和面板方面的不良反應,如粒細胞缺乏症(發生率約為1.1%),可導致嚴重並有致命危險的急性起病,也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面板方面的不良反應可能包括蕁麻疹和滲出性紅斑等過敏表現,嚴重者可導致剝脫性皮炎和表皮鬆解症,個別病例甚至可發生過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安乃近製劑一般作為處方藥使用,需由醫生開具臨床處方方可購買。
對於一般的發熱症狀,可短期內使用布洛芬製劑,但如果存在嚴重的胃腸道疾病,需謹慎使用該藥物。此外,對於急性且嚴重的高熱情況,可經醫生分析後,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開具處方,使用安乃近製劑進行緊急退熱,以避免因高熱引發驚厥,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