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是一種用於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方法,高風險地區可能出現假陽性結果。造成假陽性的主要原因是實驗過程中的技術操作不當導致汙染。具體原因如下:
1、擴增產物的汙染:在大規模篩查中,樣本量巨大,無法保證每輪擴增檢測之間的徹底清潔。此外,擴增管密封不嚴也會導致假陽性。
2、樣本之間發生交叉汙染:陽性樣本或陽性質控品可能汙染原本為陰性的樣本。
另外,一些實驗室未按照規程上報結果,將可疑陽性結果錯誤地報告為陽性,但經複核後卻是陰性,從而產生了假陽性結果。
在出現核酸假陽性的情況下,建議進行複測以明確結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複測時需要正確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距離,確保個人防護。如果複測結果為陰性,則表示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如果複測結果為陽性,則需要進行隔離治療。
對於沒有症狀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療,而症狀輕微的患者可以按照居家隔離治療藥物指引選擇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當症狀加重時,應及時前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