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臨床上的抗原是指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而核酸通常是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陰性後,需要多久才能轉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並沒有明確的時間。
新型冠狀病毒是指以前從未在人類中發現過的冠狀病毒新株,感染後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髮熱、乾咳和乏力,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和味覺減退或喪失、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症狀。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是利用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對呼吸道、消化道等樣本中的新型冠狀病毒抗原蛋白進行直接檢測的方法。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的特異性較弱,因此經常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結果。因此,可能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陰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或者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陽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的情況。無法明確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陰性後核酸檢測轉陰的時間。根據臨床經驗,一般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7-14天后,相關不適症狀逐漸緩解,體內病毒數量下降,才會恢復為陰性結果。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主要是感染者,即使在潛伏期,也具有傳染性。在發病後的5天內,傳染性較強。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可以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以明確診斷,然後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居家隔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