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的抗原檢測是利用高度特異性的抗原抗體反應和免疫層析技術,透過檢測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樣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抗原來進行定性檢測。其原理是將與病毒相匹配的特定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複合物,並在顯色後進行診斷,整個過程較為便捷,樣本加入後僅需15-20分鐘即可讀取結果,在30分鐘後即可判定有效性。
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的抗原檢測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其靈敏度不及核酸檢測。只有當病毒達到較高水平的複製並且感染者排洩大量病毒時,才能夠檢測到該病毒的存在。根據科學家的估算,一般在感染後的2-3天內就可以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而對於部分感染者,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來說,可能需要5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出來。因此,抗原檢測結果僅作為臨床輔助診斷的依據,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唯一依據,還需要結合核酸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此外,抗原檢測的結果可能會受到技術或操作上的錯誤、樣本汙染以及干擾藥物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結果不一致或錯誤。因此,在使用抗原檢測方法時,需要認真閱讀說明書,並確保抗原試劑在保質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