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述的抗原檢測指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其原理主要是透過檢測病毒蛋白來確定病毒是否存在。該檢測方法主要是使用鼻拭子採集樣本,並將其浸入提取管中進行檢測。
病毒的包膜包括M蛋白、E蛋白、S蛋白和N蛋白。抗原檢測是將樣本中的蛋白(通常是N蛋白)與病毒抗體結合,成功結合(即在試劑條上出現顯色)表明樣本中含有病毒。與核酸檢測相比,抗原檢測是一種更基礎、更廣泛適用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另外,抗原檢測與核酸檢測的原理完全不同,前者是利用免疫學原理檢測病毒的包膜。
在進行新冠抗原檢測時,檢測者應該先清潔雙手,並清潔鼻腔(如果使用鼻拭子)。試劑盒包括密封袋、拭子、檢測卡和提取管。檢測者應使頭部微仰,將拭子緩慢地深入鼻道底部1-1.5cm,並像螺旋狀旋轉至少四圈,停留時間不少於15秒。然後,使用同一拭子對另一鼻孔進行相同的操作。最後,檢測者將拭子置入提取管中,握住提取管壁,使拭子在提取管中旋轉6次,每次停留時間不少於30秒,並用手擠壓提取管壁至少5次,停留時間不少於30秒。
接下來取出拭子,放入密封袋中,將滴頭插入提取管中備用。在檢測卡的加樣孔中加入4滴提取液,然後將使用過的提取管也放入密封袋中。根據要求的等待時間,讀取結果,通常需要15-20分鐘。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通常有三種結果,包括陽性、陰性和無效結果。如果C區和T區都出現一條線,無論T區的線是粗還是細,都表示為陽性結果。如果只出現C區一條線,則通常表示為陰性結果。
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後,如果出現陽性結果並伴有呼吸困難、發熱等症狀,並且持續時間沒有緩解,需要儘快前往醫院的發熱門診進行進一步的血常規、核酸檢測和肺部CT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