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口服液在治療新冠肺炎陽性患者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對於部分患者可能沒有效果。當出現藥物對應的症狀時,應按醫囑進行服用,不要隨意增減藥物用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抗病毒口服液已被納入新冠肺炎防控物資清單,被推薦作為《家庭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和《中成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生共識》中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的治療藥物。當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時,通常表示體記憶體在新冠病毒。根據目前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特徵的瞭解,潛伏期通常為2-4天,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乾咳、乏力,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嗅覺和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肉疼痛和腹瀉等症狀,也有可能在整個病程中毫無症狀。對於有症狀的患者,特別是明顯咽痛、發熱、肌肉痠痛、乏力或咳嗽的患者,可以選擇中成藥治療,建議選用具有疏風清熱、化溼解表、清熱解毒功效的中成藥,如抗病毒口服液等,以緩解相應症狀。由於每個人對藥物的吸收能力不同,無法保證每個人使用藥物後都能獲得緩解。
對於陽性患者,如果症狀較輕或沒有症狀,應及時向所在社羣報告,並選擇居家隔離。在日常生活中,應保證充足的營養,注意個人衛生的清潔,勤洗手,並適當進行通風。在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後,通常可以逐漸恢復陰性。對於病情不見好轉或愈發嚴重的患者,需要前往當地正規醫院的發熱門診或其他醫療機構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