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檢測是利用特異性抗體直接檢測病毒或病毒顆粒上的特定成分,如S糖蛋白、M蛋白、E蛋白或N蛋白的一種方法。目前,大多數抗原檢測產品都以N蛋白為檢測靶標。抗原檢測的平均靈敏度為56%。
目前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的抗原檢測試劑,多以N蛋白為檢測靶標。這些試劑透過特異性抗體與N蛋白結合,透過生化反應將訊號放大到肉眼可見的程度。由於不涉及靶標擴增,抗原檢測的靈敏度通常較核酸檢測低,平均靈敏度為56%。但抗原檢測具有特異性高、假陽性率低、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特點,並且能夠在15-30分鐘內獲得結果,檢測速度快。因此,抗原檢測可以在急性感染期快速檢測出陽性病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通常在潛伏期後期已具備感染性,但多數情況下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均無法檢測出陽性結果。然而,在短時間內,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數值會上升,此時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均可能呈陽性。在突破性感染和重複感染的中後期,患者體內抗體水平較高,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患者傳染性可能較低。如果抗原檢測也呈陽性,則說明患者的傳染性較高。因此,抗原檢測的陽性結果與傳染性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