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炎出血是指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漿細胞性包皮龜頭炎或糜爛性龜頭炎等疾病的症狀。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儘快到醫院做檢查,並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1、急性淺表性龜頭炎是由包皮翻轉不良、分泌物積聚、區域性摩擦等因素引起的。病情嚴重時,龜頭會出現水腫性紅斑,甚至出現水皰、糜爛等。繼發感染會導致潰瘍和出血,伴有低熱、疲勞等全身症狀。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外用藥物如紅黴素軟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進行治療。
2、漿細胞性包皮龜頭炎多發於中年人,表現為包皮內側出現長時間不退的浸潤性斑塊,表面光滑或潮溼,邊界清楚,可伴有胡椒麵樣的出血點。該病可能與包皮過長、炎症感染等有關,也會導致龜頭炎出血的現象。建議保持區域性清潔,避免刺激,可使用外用藥物如紅黴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進行治療,對於包皮過長的患者還可考慮進行包皮環切術。
3、糜爛性龜頭炎多由包皮過長、包皮垢或細菌感染引起,多見於青年、壯年男性,僅發生在龜頭部位,常有明顯異味。患者一般包皮較長,翻過來可以看到除尿道口外被一層白色的包皮垢覆蓋的龜頭表面。清除包皮垢後,可見龜頭表面潮紅、淺糜爛、出血等情況,也會導致龜頭炎出血。在治療方面,可使用外用藥物如紅黴素軟膏、克黴唑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