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種原因未明的慢性進行性膽汁淤積性肝病。其病理特點為肝內膽管非化膿性炎症,伴有膽管破壞、門脈周圍炎症及肝實質碎屑狀壞死,最終進展為肝硬化。
PBC好發於中年女性,約90%的患者是年齡介於40-55歲的婦女。本病起病較隱匿,主要臨床表現包括乏力、瘙癢、黃疸、消化不良、脂肪瀉和代謝性骨病、面板黃色瘤、肝脾大、門脈高壓和食道靜脈曲張。臨床可分為4個階段:肝功能正常無症狀期,肝功能異常期,症狀期和失代償期。
PBC早期實驗室檢查結果表現為膽汁淤積的特徵,血清膽紅素升高,伴鹼性磷酸酶和γ-谷氨醯轉氨酶顯著增高,提示肝內膽汁淤積和小膽管損傷。此外,血清膽固醇和脂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正常,球蛋白升高,尤其是血清IgM特徵性升高,IgA和IgG正常或輕度升高。抗線粒體抗體對於PBC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其對無症狀PBC患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此外,PBC患者的血清中還可檢測到其他自身抗體。
PBC的肝臟病理變化可分為4個階段:膽管炎期、細小膽管增生期、瘢痕期和肝硬化期。其中,膽管炎期是肝小葉間膽管或中隔膽管的慢性非化膿性炎症,炎症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和少數嗜酸粒細胞,而匯管區可出現淋巴細胞和典型的肉芽腫。細小膽管增生期以小膽管增生和膽小管周圍炎為特徵,肝細胞多正常,但可見淤膽現象。瘢痕期炎症減輕,形成星狀瘢痕,膽汁淤積更加嚴重。肝硬化期則伴有局灶性肝細胞壞死、瘢痕組織擴充套件和連線、形成假小葉和再生結節。
綜上所述,PBC是一種女性好發的原因未明慢性肝病,透過實驗室檢查和肝臟病理變化可以得出相應的診斷及病程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