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中,臨床治癒是一箇專業術語,它指的是病人在接受一系列臨床治療後,症狀和體徵全部消失。換句話說,透過相關檢查,如抽血、體格檢查、影像學等,沒有發現異常,而且患者也沒有明顯的不適感,這就意味著該疾病已經在臨床上得到治癒。然而,許多疾病只能夠達到臨床治癒,而無法完全根除,這意味著病人需要繼續終身服藥,例如常見的糖尿病、高血壓等。
對於糖尿病和高血壓的臨床治癒,指的是透過長期堅持口服降壓和降糖藥物治療,使病人的血壓和血糖保持在正常範圍內,這樣高血壓和高血糖對人體就沒有影響,從而認為該疾病已經達到了臨床治癒。然而,這類患者需要繼續終身服藥,因此並不能完全根治。
再舉一箇例子,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癒標準是在五年內沒有復發。然而,這並不代表疾病已經完全治癒,因為少數患者可能在五年之後出現復發,只是復發的可能性較小。所以,不同疾病的臨床治癒標準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