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壓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心肺復甦的成功率。在進行胸外按壓前,首先要準確定位按壓部位。根據目前最新的復甦指南,按壓部位是胸骨中下1/3與乳頭連線和前正中線交匯處。對於非醫務人員,可以透過乳頭連線和前正中線的交點來確定按壓位置。
胸外按壓的頻率要求為每分鐘100-120次,按壓的深度至少為5cm。在按壓過程中,雙手不要離開胸壁,以確保按壓的頻率和節奏的規律性。
在雙人執行心肺復甦時,按壓與通氣的比例為30:2。即每進行30次胸外按壓後,要立即給予2次人工呼吸。這種按壓與通氣的比例可以更好地維持心肺復甦的效果。
要提高胸外按壓的質量,除了準確定位、正確的頻率和深度外,還需要遵循以下原則:在按壓後允許胸廓完全彈回(可減少胸廓抬起時間),儘量避免按壓過度(以免造成胸骨骨折),使用雙手疊加(在提供足夠深度的同時減少胸部壓力)。
透過提供高質量的胸外按壓,可以有效地恢復心跳和呼吸功能,提高心肺復甦的成功率。因此,在實施心肺復甦時,操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胸外按壓的技術要點,以提供更好地急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