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瘙癢和疼痛通常是由兩種疾病引起的:一種是細菌感染導致的龜頭炎,另一種是真菌感染導致的龜頭炎。
對於細菌性龜頭炎,通常採用雷夫諾爾紗條溼敷,然後外用紅黴素眼膏,症狀通常在一週左右能夠得到控制。對於真菌性龜頭炎,應用清水沖洗龜頭以清除汙垢,然後使用低濃度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泡,並選擇抗真菌軟膏,如酮康唑軟膏、達克寧軟膏進行外用。這兩種疾病的區別比較明顯,細菌性龜頭炎病例龜頭表面分泌物較少,並伴有紅色丘疹或紅斑;而真菌性感染的龜頭炎表面通常有大量帶有惡臭的白色分泌物,並且瘙癢和疼痛症狀較為嚴重。
為了治療龜頭炎,患者首先要提高個人衛生條件,如勤換內褲、保持龜頭區域性乾爽和乾燥,經常清洗會陰部。只有這樣,才能預防龜頭炎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