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檢查是目前評價韌帶損傷最準確的方法之一。在韌帶損傷的常規分級中,通常將其分為三個級別。
首先是一級韌帶損傷,也被稱為輕度損傷。輕度韌帶損傷指的是韌帶輕微地被拉伸,形態上有所改變,但韌帶內部訊號正常,沒有出現異常訊號。然而,韌帶周圍的軟組織會出現水腫。
其次是二級韌帶損傷,也叫做部分撕裂。二級損傷表現為韌帶的部分拉傷,韌帶變粗、扭曲,部分纖維斷裂。在T1加權像中,韌帶呈現中等訊號,而T2加權像則會呈現廣泛的高訊號。此外,周圍組織也會呈現出瀰漫性腫脹。
最後是三級韌帶損傷,也被稱為完全撕裂。三級損傷表示韌帶完全斷裂,可以明顯地看到韌帶的斷開處,韌帶斷端可能會出現分離,並呈現出馬尾狀。在T2加權像中,韌帶呈現明顯的高訊號,周圍軟組織也會出現瀰漫性腫脹。此外,根據韌帶損傷的位置,韌帶損傷可以分為韌帶附著點的撕脫骨折和韌帶本身的損傷。
總結來說,磁共振檢查是一種非常適用於評價韌帶損傷的檢查方法。透過分級,可以更好地瞭解韌帶損傷的程度,併為後續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儘管一級韌帶損傷相對較輕,但仍然需要關注其水腫的存在。二級損傷和三級損傷則需要更加重視,因為它們涉及到部分或完全斷裂的韌帶,需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來恢復功能。同時,對於韌帶損傷的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確定是否需要進行骨折修復或韌帶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