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是由於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襲作用,導致與黏膜防禦功能的失衡,進而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產生自我消化的主要機理。胃蛋白酶只在胃酸存在的情況下才有活性,因此抑制胃酸也可以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
胃潰瘍的發病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是主要原因,根除Hp能夠加速潰瘍癒合,降低復發;
2.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藥物、糖皮質激素、化療藥物等;
3.十二指腸胃反流、應激、吸菸、精神因素、進食無規律等。
臨床治療胃潰瘍的規範化方案如下:
1.抑制胃酸分泌:使用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體阻斷劑,以及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質子泵抑製劑(PPI),這些藥物具有較強的抑酸作用,可以使胃內沒有胃酸,增強Hp抗菌素的殺菌效果。
2.根除Hp感染: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等藥物來消除Hp感染。
3.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包括果膠鉍等鉍劑,以及硫糖鋁凝膠、弱鹼性抗酸劑等藥物。其中,使用果膠鉍的時間為4-6周,使用硫糖鋁凝膠和弱鹼性抗酸劑的時間為1-2周。然後需要再次進行胃鏡檢查,直至潰瘍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