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折的處理方法因疾病型別而異,具體如下:
1、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而導致骨折的患者較多,多數為高齡人群,存在骨代謝問題。建議這類患者及時就醫,明確骨代謝情況,以確定骨質疏鬆原因,並針對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以糾正骨質疏鬆並進行骨折治療。如果患者年齡較大,骨質疏鬆較嚴重,無法接受內固定治療,建議採取椎體成形術,即將針插入椎體內,注入骨水泥以硬化骨頭,達到即時穩定的效果。
2、對於骨質較好或後凸嚴重且伴有神經症狀的患者,推薦採取後凸成形法進行手術治療,該方法透過注入骨水泥強化釘來進行椎體短縮或截骨手術,而不適用單純的椎體成形術、椎體固定術或PKP球囊技術。
3、對於年輕患者,建議採取生物學融合和生物學固定的方法進行治療,不建議使用PKP和PVP等注入骨水泥的治療方式,因為骨水泥在10年後可能出現介面鬆動。在無其他可選治療方案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骨水泥治療。因此,儘管骨水泥治療是一種微創治療方法,但儘可能避免選擇該方法。
4、年輕患者或能夠耐受手術的患者,建議儘可能進行手術復位並進行生物學融合,以使病變部位恢復到自然狀態,避免後期出現一系列併發症。
總之,臨床建議脊柱骨折應儘量尋求專業脊柱醫生的幫助,並根據實際疾病型別如壓縮性骨折、爆裂性骨折、Chance骨折、疾病的穩定性、骨折的程度以及後凸成形情況等合理選擇手術或非手術治療方法,這點非常重要。如果應該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選擇保守治療,可能會導致後凸畸形,在10年後患者的後凸畸形可能會加重,並出現神經症狀,此時再次進行手術將會增加手術難度、手術風險、患者費用,甚至需要採取截骨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