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實踐中,通常不推薦使用紅黴素軟膏來治療發炎化膿的傷口。對於這類傷口,常規處理方法是先切開膿腫,全面清除膿液,然後進行區域性雙氧水沖洗,並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在切開膿腫之前,通常需要留取部分膿液進行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性測試。
對於區域性傷口而言,其化膿感染的主要細菌種類大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因此,在臨床上一般會使用抗生素治療,其中一代頭孢菌素或青黴素類抗生素常被選擇。與此同時,青黴素類和頭孢類抗生素屬於殺菌藥物,能夠充分殺滅細菌,從而促進炎症的消退。
而紅黴素軟膏屬於紅黴素類藥物,為抑菌劑,即只能抑制細菌的生長,而非強力殺菌劑。因此,紅黴素軟膏對於化膿性傷口的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在區域性清創後,通常會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一代頭孢菌素或青黴素類抗生素來進行治療,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