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出血不宜忽視,雖然不屬於嚴重的月經不調範疇,但仍需引起重視。排卵期出血是指在兩次月經週期之間出現少量出血,這並不算是正常情況。排卵期出血會導致女性陰道內菌群失衡,從而引發感染和不孕的風險。
首先,排卵期出血會使陰道環境發生改變,讓陰道內的菌群失衡,尤其是在流血期間,女性更容易感染。在正常情況下,陰道內有菌群平衡,由乳酸桿菌產生大量乳酸維持陰道的酸性環境,從而減少疾病發生的機率。但是,由於血液為鹼性,流血期間易於滋生細菌,長時間流血就可能引起感染,甚至發生炎症。
其次,排卵期出血還會影響同房,陰道流血期間不宜同房,否則會加重感染。如果在排卵期出血期間發生性行為,不僅會引發炎症,還會使女性的感染加重。因此,在這段時間內同房也會間接引起不孕。
對於排卵期出血需及時妥善處理,建議患者進行相應的治療。對於有受孕要求、流血量比較多,或者流血時間持續4-5天以上的患者,更應該重視。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採用口服藥物、區域性用藥等治療方式,調節女性內分泌,加強免疫力,促進體內保護防禦能力的正常發揮,從而達到減輕症狀、預防感染和不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