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性腦萎縮(DiffuseCorticalAtrophy,DCA)是一種不可治癒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點為神經元、神經纖維和神經膠質失去組織,而腦實質呈現出輕度萎縮的狀態。該病常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所導致,起病隱匿,發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確。
瀰漫性腦萎縮臨床上表現為智力減退、行為和情感障礙、無力疲乏、記憶力下降和走路不穩等症狀,進展較緩慢,病程可長達10年以上。但在早期時患者常表現出頭暈、頭痛、記憶力障礙等非典型症狀,往往不易被診斷出來。
目前,瀰漫性腦萎縮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透過積極治療來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治療的具體原則是針對病因,改善腦代謝,抑制疾病進展。目前常用的治療藥物有奧拉西坦膠囊、胞磷膽鹼鈉片、石杉鹼甲和鹽酸多奈哌齊等,可幫助改善認知功能和抗痙攣、減輕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瀰漫性腦萎縮屬於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於延緩病情進展和改善患者質量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懷疑自己或家人可能患有該病,應儘快到醫院就診,以便及時進行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