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即腦出血,是由高血壓病所引發的最常見病因。腦出血最常發生在基底節區,而相對而言,發生在腦葉、小腦和腦乾的情況較為少見。
基底節區是一箇有著豐富運動、感覺神經纖維的區域。如果腦出血在該區域內僅有5毫升左右,可能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偏癱,但一般情況下病人不會出現意識障礙。經過治療,這樣的基底節區出血在1周至10天左右就能被吸收,病人可出院恢復。
腦葉中神經纖維疏散分佈。如果出血只有5毫升,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或最多輕微的頭痛。這種情況下,患者通常在2周內就會完全恢復,出院回家。
與此相比,小腦和腦幹5毫升的出血病情較為嚴重。腦幹包含呼吸和心跳的中樞,即使出血量只有5毫升,也會有嚴重的後果,患者很可能會死亡。小腦與腦乾的距離較近,因此如能及時用藥避免腦水腫對腦乾的壓迫,病人就能夠有較好的恢復,通常在2周左右的治療後,便可恢復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