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爛是指由於多種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腸黏膜破裂而最終形成的一種病症。臨床上,這種病症主要表現為慢性、週期性和節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不適,尤其是空腹疼痛,因為這種情況下胃液會進入十二指腸刺激創口,引起疼痛。長期飲酒、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和應激狀態等因素都是引起十二指腸潰爛的常見原因。而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病因之一。
治療十二指腸潰爛的方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抑制胃酸的分泌,二是保護十二指腸黏膜。在抑制胃酸分泌方面,可以口服胃酸抑製劑,如質子泵抑製劑和H2受體阻滯劑等,以達到減輕疼痛、促進潰瘍癒合的目的。在保護十二指腸黏膜方面,則可以採用胃黏膜保護劑,如枸櫞酸鉍鉀等,來保護十二指腸黏膜,避免胃酸的侵蝕。
對於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應該進行標準的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治療的時間一般為6-8周,特別是在療程結束後,應該注意飲食清淡,易於消化的食品為主,禁食辛辣、刺激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並禁止飲酒。
總之,提高自我免疫力,積極採取規範治療,控制好飲食和工作生活方式,對預防和治療十二指腸潰爛都具有非常積極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