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脂肪變性是一種常見的肝病,多由於脂肪過度攝入或代謝異常而引起,肥胖、糖尿病、肝炎等因素也是常見的肝脂肪變性誘因。該疾病的病理特徵為肝臟細胞內聚積脂肪滴,此種細胞內脂肪滴的分佈通常表現為不均,先集中分佈於肝腺泡三帶,隨著病程的進展逐漸累及至腺泡一帶,呈灶性分佈。
對於不同大小的肝細胞內脂肪滴,有小泡性和大泡性之分。小泡性脂肪變性在疾病的早期即可表現出來,同時也代表了肝細胞代謝功能尤其是線粒體功能的異常,為肝臟受損的初期表現。隨著病程的發展,脂肪變性進一步加重,則可引發脂肪肝及肝功能受損等類似情況,如果進一步惡化,可能會導致肝硬化等嚴重後果。
針對肝脂肪變性疾病的治療,首先需要考慮到患者的飲食調節。限制過多的脂肪攝入量、控制熱量攝入、增加運動量等措施有利於減輕脂肪堆積,從而有利於病情的控制。此外,可選用藥物治療、鍼灸、中藥治療、肝移植等多種手段進行治療,每一種治療方式都需要根據病情、身體狀況和醫生建議進行選擇。總體而言,對於肝脂肪變性患者來說,及早發現、診斷並治療是最為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