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腹部切口出現滲液時,治療方法會根據切口癒合情況和滲液量的多少進行調整。對於滲液較少、只有部分切口未癒合的情況,可以在切口處剪掉1-2根縫線,並將泡鹽水的紗布引流條放置於切口內,透過勤換藥來促進液體引流,有助於加快切口癒合程序。如果切口滲液較多或完全未癒合,則需要及時敞開切口,以充分引流滲出物,並用慶大黴素、鹽水紗布進行溼敷,待肉芽組織新鮮後再進行二期縫合,可以有效縮短癒合時間。
治療過程中,可以使用甲硝唑注射液進行清洗,並藉助康復新紗布引流條進行液體排出,最後覆蓋無菌紗布並用膠布固定。每日更換藥品一次,可根據需要多次更換,直到切口周圍的肉芽組織全部生長滿,再進行二期縫合。如果患者出現全身症狀,應口服或靜脈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