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腫是常見症狀,其病因較多,鑑別比較困難。
可能由於心源性、腎源性、肝源性、營養不良性、炎性、經前期緊張綜合徵、藥物性、特發性、區域性性的病變、靜脈阻塞等各種原因引起水腫。其中,心源性的表現為右心衰,水腫起初區域性出現,逐漸向全身擴散,伴有頸靜脈怒張、肝腫大等症狀;腎源性多伴有尿檢異常、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等症狀;肝源性常起初期腹水較多,隨著蛋白降低後出現下肢水腫;炎性水腫主要見於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營養不良性水腫常見於長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經前期緊張綜合徵與月經週期相關,隨時間逐步消退。藥物性水腫是由某些藥物應用所致。特發性水腫原因未明,可能與女性內分泌功能失調有關,以雙側肢體腫脹為主要表現。區域性性的病變與下肢血液迴流和淋巴管迴流障礙相關,嚴重者出現橡皮腿。在靜脈阻塞引起的水腫中,下腔靜脈阻塞可引起雙下肢水腫,稱為布加綜合徵。雙側髂靜脈、股靜脈等深靜脈血栓以及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腫均較嚴重,需及時就診。
因此,醫生需要全面瞭解病史、詳細詢問病情、綜合分析實驗室檢查結果和影像學檢查等,以提高準確診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