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通常採用五種治療方法: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營養療法、運動療法和外科治療。但具體應用哪種方法,則需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並根據骨質疏鬆的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是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必備手段。藥物治療主要分三類:
首先,是骨吸收抑製劑,這類藥物如雌激素、降鈣素、雙膦酸鹽等,能減少骨的丟失;
其次,是骨形成促進劑,接受這種治療的患者會服用氟化物、維生素K、甲狀旁腺激素、雄激素、生長激素等藥物以增加骨量;
最後,是骨礦化促進劑,其中包括維生素D和鈣劑,這類藥物能促進鈣沉積,增加骨的密度。
2、物理治療也是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一種非常有效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包括日光浴、紫外線照射和微波照射。這些治療手段增加了機體內源性維生素D的含量,促進腸道內的鈣吸收。
3、運動療法是一種促進骨生長的方法,對於生長髮育期的兒童來說最為適用。中老年人適度運動能夠減緩骨損失甚至防止骨損失,但每個人的運動強度都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過度的鍛鍊也可能不利於身體健康。
4、營養療法是補充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方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K和鈣。多食用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魚類、豆類和芝麻等。的確,飲食對骨密度的影響至關重要。
如果患者骨質疏鬆症引發了骨折,則需要接受外科治療。外科手術主要是在骨質疏鬆症骨折發生時進行。治療組合通常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情況判斷,以確定治療方案和時間。如果患者密切遵守醫生的建議,配合治療,那麼骨質疏鬆症就一定不是難以戰勝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