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主要分為足背和足底,足底多為汗腺較為發達的區域。足部含有比較集中的皮脂腺和汗腺,草率清潔和護理容易產生異味、皮脂溢位或足部真菌感染等問題。其中,足部真菌感染會引起區域性瘙癢、面板角化增厚甚至糜爛、面板脫屑等不適症狀,同時還可能造成味道難聞的足臭。因此,要注意日常足部衛生清潔和及時治療足癬。
治療腳癬的藥物首選抗真菌藥物。聯合口服和外用的治療方案最為常見。口服可選用伊曲康唑膠囊或特比萘芬片,外用則是根據細菌感染和糜爛情況選擇適當的藥物。如果出現了足趾縫的糜爛,建議使用硼酸氯黴素溶液溼敷或康復新液溼敷,每次5分鐘,每天3-4次。用藥3天后,糜爛面明顯好轉後再使用氧化鋅粉或克黴唑粉等藥物待其乾燥,再塗布替萘芬軟膏或酮康唑軟膏,每天使用1次,堅持使用4周。注意,在治療期間要保持良好的足部清潔,並及時更換衣物和鞋襪,避免重新感染。如果效果不佳,可重複治療一次。
總之,注意足部的清潔衛生,及時發現、治療足癬,才能擺脫足臭和足癬困擾,讓雙腳保持清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