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隱睪是兒科泌尿外科常見的疾病,包括單側和雙側隱睪。根據隱睪的位置,可以分為低位和高位隱睪。治療隱睪有兩種方法: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主要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如果睪丸沒有下降到陰囊內,可以透過B超檢查來確定睪丸的位置,然後使用激素來促進睪丸下降。這種治療方法主要是為了避免手術對幼兒造成的風險。
手術治療是一歲後的主要治療方法,因為此時如果睪丸仍未下降,就容易出現發育障礙、萎縮或缺失等併發症。手術方式有兩種:傳統手術和腔鏡手術。
傳統手術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治療方法,從腹股溝或陰囊入口處將睪丸移至陰囊內。這種方法雖然效果可靠,但仍面臨手術創傷較大、術後恢復時間較長等問題。
腔鏡手術是一種相對新的治療方法,具有微小切口、恢復快等優點。該方法透過在腹腔或陰囊內開口,使用腔鏡器械來操縱和移動睪丸,將其置入陰囊。儘管目前這種方法仍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但它已經成為小兒隱睪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
總之,針對小兒隱睪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保守治療適用於一歲以下的嬰兒,手術治療則是主要的治療手段,目的是儘早使睪丸下降到陰囊內,以避免併發症的出現。同時,腔鏡手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手術方式,也逐漸被廣泛應用於小兒隱睪的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