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出現絮狀物,可能是尿路感染或結晶尿的表現。在發生尿路感染時,細菌進入尿液發生感染後,人體的白細胞吞噬細菌,產生膿細胞,引起尿液混濁、伴有絮狀物,尿頻、尿急、排尿疼痛症狀等。老年患者可能無明顯症狀,建議留取尿液常規檢查,如果發現大量白細胞,可以提示存在感染。
當存在結晶尿時,尿酸水平較高的患者在排尿過程中,遇到冷空氣或較冷環境時,也會產生絮狀物。這些物質是尿酸性結晶或沉澱,可以透過加熱尿液消失,這種情況也可以作出鑑別。
若尿液中出現絮狀物,須進行進一步檢查確認其原因,以便進行合理治療。對於尿路感染的患者,應及時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預防感染傳播和成為慢性。對於結晶尿,應透過飲食調節和藥物治療來控制尿酸水平,從而避免結晶尿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