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髮育過程中,許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感到疼痛,但父母卻無法理解為什麼會疼痛。孩子既沒有摔倒或受傷,外表也看不出任何異常。經過詳細的醫院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實際上,這就是所謂的“生長痛”,家長無需過於擔心。然而,在對待這一問題時也不能過於大意,因為有些疾病的症狀與生長痛相似,家長可能會誤以為是生長痛而沒有過多關注,這將導致忽視孩子的病情。
生長痛是兒童生長髮育期特有的生理現象,多發生在3至12歲這一生長髮育正常的兒童身上。生長痛的主要表現為間歇性的下肢疼痛。疼痛通常是鈍痛,也可能是刺痛,甚至劇烈的拉扯感。疼痛的主要部位是膝關節,其次是大腿和小腿,或小腿骨的前部。疼痛表現為不規則的間歇性發作,通常在夜間出現,持續時間不等,從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但不會擴散到其他部位,肢體活動不受限制。疼痛發作時沒有伴隨全身症狀,如發熱或皮疹。
生長痛的主要特點有以下三點:首先,多發生於下肢,尤其是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也會在腹股溝區域出現,疼痛主要發生在關節以外的部位。典型情況是雙側同時疼痛,但也有單側疼痛的情況。其次,生長痛主要是肌肉性疼痛,而不是關節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會有紅腫或發熱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