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白內障的原因多種多樣,手術是治療白內障最好的方法。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患者對手術時機的選擇存在兩個常見誤區。
首先是白內障要等到成熟再做手術的觀念。以前的看法認為,要等到視力下降到0.1以下才進行手術。然而這種觀點存在多箇弊端。首先,隨著白內障的加重,對眼內多箇組織的損傷將增加,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機率也會增加。其次,對於存在窄房角、可能發生閉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來說,在白內障膨脹過程中可能誘發青光眼急性發作。一旦發作,會出現虹膜萎縮、角膜內皮損傷、虹膜後粘連等改變,嚴重影響白內障手術效果。因此,白內障不應等到視功能降低到很低水平才進行手術。
其次是認為白內障越早做越好。人類晶狀體能夠透過調節看遠和看近。儘管人工晶狀體的研發速度很快,但在調節幅度、調節速度和成像質量等方面遠遠不能與人類自身的晶狀體相比。同時,白內障早期晶狀體因體積膨脹而只表現為屈光度的改變,可以透過佩戴眼鏡來獲得良好的視力。因此,只盲目追求早期手術而忽略術後可能出現的弊端是不可取的。白內障手術時機的選擇沒有固定的模式。對於具有窄房角、對生活質量要求較高的患者來說,早期手術可以預防青光眼發作,同時提高生活質量。對於習慣戴鏡,從事一般工作,對視功能沒有過高要求的患者,可以透過調整屈光狀態後再考慮手術。在此過程中,需要醫患雙方充分瞭解疾病,並進行良好的溝通。
還有一箇常見問題是一隻眼得了白內障,是否會傳染給另一隻眼。白內障是晶狀體老化引起的,發展是逐漸進行的,所以一隻眼患上白內障,另一隻眼也會發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目前還沒有辦法預防白內障的發生,但瞭解到一些因素會加速白內障的發展,比如紫外線照射、吸菸、飲酒、類固醇使用和糖尿病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這些因素的影響,以延緩白內障的進展。
白內障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導致失明。
白內障手術後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才能完全穩定。術後需要按醫囑定時服藥,定期複查;保證眼部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保持眼部清潔;避免意外撞擊和劇烈運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