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是人體迴圈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輸送氧氣和養分到腦部和頭面部。因此,保持頸動脈的健康和通暢對整個身體健康非常關鍵。然而,頸動脈狹窄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其會導致供血通道受阻,從而導致腦供血不足的情況發生,甚至可能導致腦梗塞等嚴重併發症。
首先,讓來討論一下症狀表現。頸動脈狹窄導致供血不足時,可能會出現慢性疲勞、乏力、一過性肢體不適、頭暈、記憶力下降、視力模糊、意識障礙和語言障礙等症狀。較嚴重時,可能會引發腦梗塞,導致偏癱、失語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至於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法,應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確定。一般來說,頸動脈輕度狹窄(狹窄率小於50%)時,通常不會出現嚴重症狀,此時可以進行內科保守藥物治療,並定期進行複查。而對於頸動脈中度狹窄(狹窄率在50%-70%之間),如果沒有出現明顯症狀,可以選擇保守治療;但一旦出現明顯症狀,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對於頸動脈重度狹窄(狹窄率超過70%),無論是否有症狀,都建議儘早進行手術治療,因為這種情況下可能隨時發生腦梗塞,風險非常高。
對於中度和重度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治療,一般首選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這種手術方法可以恢復頸動脈供血的通暢,並且具有較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