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上的RR間期是指心室電活動之間的時間間隔,用以反映心室電活動的規律性。正常情況下,R波出現在每個心搏的最高點上。如果RR間期過長,則可能意味著心動過緩,需要考慮慢性心律失常,例如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快慢綜合徵、竇性停搏等情況。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
當由於上述慢性心律失常導致心電圖上的RR間期過長時,可能會出現心悸、頭暈、暈厥、視力模糊以及短暫意識喪失等症狀。一般來說,當RR間期超過2000ms時,可能出現症狀;而當超過3000ms時,可能會引發暈厥,這時需要考慮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指徵。
總之,心電圖上的RR間期能夠說明心室電活動的規律性,當RR間期過長時,可能會伴隨多種症狀,需要引起警惕,並在必要時考慮進行永久起搏器的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