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是一種用於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術。由於肝硬化時門靜脈的迴流受阻,導致門靜脈壓力過高,需要透過側枝迴圈進入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迴流入血。最常見的側枝迴圈部位是賁門胃底、臍部的血管以及直腸周圍的血管。
當賁門周圍的血管呈迂曲並擴張,可能會自行破裂,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常見嘔血癥狀,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為此,需要進行賁門周圍的血管離斷手術,以降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發生率。透過離斷這些血管,可以減少門靜脈壓力並改善血液迴流的通暢性。這一手術可以在減輕症狀和治療併發症的同時,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通常採用內窺鏡,透過小切口將離斷器進入賁門周圍擴張的血管內,並切斷或離斷這些血管。該手術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恢復快的優點,對於需要治療門靜脈高壓並預防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來說,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此外,術後的護理和隨訪也非常重要,以確保手術效果和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