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

2023-09-21 23:14:45

目录

MySQL主从复制

1、mysql支持的复制类型

2、主从复制的工作过程

3、主从复制操作

1)下载时间同步工具,并配置时间源,实现slave库与master库时间同步

2)、配置主master库

3)配置slave库

4)登录主MySQL,给从服务器授权

5)登录从数据库,配置同步,并启动同步

6)测试

MySQL读写分离

MySQL读写分离原理

目前较为常见的MySQL读写分离

1、基于程序代码内部实现

2、基于中间代理层实现

基于中间代理层的读写分离操作

1、安装java环境

2、安装Amoeba

3、在master数据库服务器和slave数据库服务器上给amoeba开放权限

4、在amoeba服务器上修改amoeba的客户端配置文件amoeba.xml

5、修改amoeba与数据库连接的配置文件

6、启动amoeba服务

7、使用客户机测试


MySQL主从复制

1、mysql支持的复制类型

(1)STATEMENT:基于语句的复制。在服务器上执行sql语句,在从服务器上执行同样的语句,mysql默认采用基于语句的复制,执行效率高。
(2)ROW:基于行的复制。把改变的内容复制过去,而不是把命令在从服务器上执行一遍。
(3)MIXED:混合类型的复制。默认采用基于语句的复制,一旦发现基于语句无法精确复制时,就会采用基于行的复制。

2、主从复制的工作过程

1)master库在配置文件/etc/my.cnf中开启二进制日志功能,master库中的数据发生改变时,将记录在二进制日志文件中;

2)slave库在检测master库中是否有更改,有更改的话,发送一个I/O 线程请求二进制日志文件;

3)master库在收到slave库的I/O 线程请求,master库使用dump线程给slave库发送自己的二进制日志文件;

4)slave库在收到master库发送来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后,将其存放到自己的中继日志(relay  log)中,并启用SQL线程解析中继日志中二进制日志的内容,解析成SQL语句,并一一执行,使slave库中数据与master库中的数据保持一致。

3、主从复制操作

环境:

主(master)数据库:192.168.3.10

从(slave1)数据库:192.168.3.11

从(slave2)数据库:192.168.3.12

1)下载时间同步工具,并配置时间源,实现slave库与master库时间同步

master库

yum install -y ntp    #下载时间同步工具

vim /etc/ntp.conf
 21 #server 0.centos.pool.ntp.org iburst        #注释掉
 22 #server 1.centos.pool.ntp.org iburst        #注释掉
 23 #server 2.centos.pool.ntp.org iburst        #注释掉
 24 #server 3.centos.pool.ntp.org iburst        #注释掉
 25 server 127.127.3.0        #添加本地时间源
 26 fudge 127.127.3.0 stratum 8    #设置时间层级


systemctl start ntpd
systemctl status ntpd



slave库

yum install -y ntp    #下载时间同步工具

vim /etc/ntp.conf
 21 #server 0.centos.pool.ntp.org iburst        #注释掉
 22 #server 1.centos.pool.ntp.org iburst        #注释掉
 23 #server 2.centos.pool.ntp.org iburst        #注释掉
 24 #server 3.centos.pool.ntp.org iburst        #注释掉
 25 server 192.168.3.10        #同步master库中的时间


systemctl start ntpd
systemctl status ntpd

2)、配置主master库

修改mysql配置文件

vim  /etc/my.cnf

server-id = 1
log-bin=mysql-bin
binlog_format=mixed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service

3)配置slave库

修改mysql配置文件

vim  /etc/my.cnf

server-id = 1
log-bin=mysql-bin
binlog_format=mixed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service

4)登录主MySQL,给从服务器授权

mysql -u root -p123123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myslave'@'192.168.3.%' identified by '123123';

flush  privileges;        #刷新权限,立即生效

5)登录从数据库,配置同步,并启动同步

mysql   -uroot   -p123123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3.10',master_user='myslave',master_password='123123',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master_log_pos=602;

start  slave;                #开启同步

show  slave  status\G        #查看slave状态

6)测试

在主库中创建创建库,创建表,添加数据,在从库中查看

主库:

create database test;

use test;

create table t1(id int, name char(10));

insert into t1 values(1,'张三');

insert into t1 values(2,'李四');

insert into t1 values(3,'王五');

从库:

show databases;

use test;

show tables;

select * from t1;

MySQL读写分离

MySQL读写分离原理

读写分离就是只在主服务器上写,只在从服务器上读。基本的原理是让主数据库处理事务性操作,而从数据库处理 select 查询。数据库复制被用来把主数据库上事务性操作导致的变更同步到集群中的从数据库。

目前较为常见的MySQL读写分离

1、基于程序代码内部实现

在代码中根据 select、insert 进行路由分类,这类方法也是目前生产环境应用最广泛的。

优点:性能较好,因为在程序代码中实现,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为硬件开支;

缺点:需要开发人员来实现,运维人员无从下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适合在程序代码中实现读写分离,像一些大型复杂的Java应用,如果在程序代码中实现读写分离对代码改动就较大。

2、基于中间代理层实现

代理一般位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代理服务器接到客户端请求后通过判断后转发到后端数据库,有以下代表性程序。
(1)MySQL-Proxy。MySQL-Proxy 为 MySQL 开源项目,通过其自带的 lua 脚本进行SQL 判断。
(2)Atlas。是由奇虎360的Web平台部基础架构团队开发维护的一个基于MySQL协议的数据中间层项目。它是在mysql-proxy 0.8.2版本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特性。360内部使用Atlas运行的mysql业务,每天承载的读写请求数达几十亿条。支持事物以及存储过程。
(3)Amoeba。由陈思儒开发,作者曾就职于阿里巴巴。该程序由Java语言进行开发,阿里巴巴将其用于生产环境。但是它不支持事务和存储过程。
(4)Mycat。是一款流行的基于Java语言编写的数据库中间件,是一个实现了MySql协议的服务器,其核心功能是分库分表。配合数据库的主从模式还可以实现读写分离。

我们运维人员仅需要管理基于中间代理层实现的读写分离

基于中间代理层的读写分离操作

使用Amoeba工具为例:

环境:读写分离基于上方的主从复制继续操作的

Amoeba中间代理服务器:192.168.3.106

master数据库:192.168.3.10

slave1数据库:192.168.3.11

slave2数据库:192.168.3.12

客户机:192.168.3.105

1、安装java环境

导入jdk安装包

cd /opt/
cp jdk-6u14-linux-x64.bin /usr/local/        将jdk安装包拷贝到/usr/local下
cd /usr/local/
chmod +x jdk-6u14-linux-x64        #给jdk安装包加上执行权限
./jdk-6u14-linux-x64.bin                #安装jdk

//按yes,按enter

mv jdk1.6.0_14/ /usr/local/jdk1.6        #改名


vim /etc/profile                #配置环境变量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6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jre/lib
export PATH=$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PATH
export AMOEBA_HOME=/usr/local/amoeba
export PATH=$PATH:$AMOEBA_HOME/bin


source /etc/profile        #刷新环境变量文件

java  -version        #查看java版本

2、安装Amoeba

导入Amoeba安装包

mkdir /usr/local/amoeba
tar xf amoeba-mysql-binary-2.2.0.tar.gz -C /usr/local/amoeba/
chmod -R 755 /usr/local/amoeba/
/usr/local/amoeba/bin/amoeba
//如显示amoeba start|stop说明安装成功

3、在master数据库服务器和slave数据库服务器上给amoeba开放权限

grant all on *.* to test@'192.168.3.%' identified by '123123';

4、在amoeba服务器上修改amoeba的客户端配置文件amoeba.xml

cd /usr/local/amoeba/conf/

cp amoeba.xml amoeba.xml.bak

vim amoeba.xml                                    #修改amoeba配置文件
--30行--
<property name="user">amoeba</property>        #设置客户端登录的用户
--32行-- 
<property name="password">123456</property>        #设置客户端登录的密码
--115行--
<property name="defaultPool">master</property>        #默认master数据库服务器
--117-去掉注释-
<property name="writePool">master</property>        #写操作,访问master数据库服务器
<property name="readPool">slaves</property>        #读操作,访问slaves池中的slave数据库服务器

5、修改amoeba与数据库连接的配置文件

cp dbServers.xml dbServers.xml.bak        #备份
vim dbServers.xml                                #修改数据库配置文件
--23行--注释掉  作用:默认进入test库 以防mysql中没有test库时,会报错
<!-- <property name="schema">test</property> -->
--26--修改


<property name="user">test</property>        #设置为数据库服务器给amoeba服务器授权的用户


--28-30--去掉注释
<property name="password">123123</property>        #设置为数据库服务器给amoeba服务器授权的用户登录密码


--45--修改,设置主服务器的名Master
<dbServer name="master"  parent="abstractServer">


--48--修改,设置主服务器的地址
<property name="ipAddress">192.168.3.10</property>


--52--修改,设置从服务器的名slave1
<dbServer name="slave1"  parent="abstractServer">


--55--修改,设置从服务器1的地址
<property name="ipAddress">192.168.3.11</property>


--58--复制上面6行粘贴,设置从服务器2的名slave2和地址
<dbServer name="slave2"  parent="abstractServer">
<property name="ipAddress">192.168.3.12</property>
--65行--修改
<dbServer name="slaves" virtual="true">
--71行--修改
<property name="poolNames">slave1,slave2</property>

6、启动amoeba服务

/usr/local/amoeba/bin/amoeba start&        #放入后台启动

netstat -anpt | grep java        #查看8066端口是否开启,默认端口为TCP 8066

7、使用客户机测试

客户机上需要安装数据库,不管是mysql还是mariadb都可以

mysql -uamoeba -p123123 -h 192.168.3.106 -P8066        登录

在主数据库上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create database test;

use test;

create table t1(id int, name char(10));

insert into t1 values(1,'张三');

insert into t1 values(2,'李四');

insert into t1 values(3,'王五');

两个从表都关闭同步

stop  slave;

分别在从库slave1和slave2中对t1表插入不一样的数据

slave1:

insert  into t1 values(4,'赵六');

insert  into t1 values(5,'孙七');


slave2:

insert  into t1 values(6,'周八');

insert  into t1 values(7,'吴九');

使用master查询t1表的数据

select   *  from  t1;

使用客户机连续4次查询的结果

select   *  from  t1;

select   *  from  t1;

select   *  from  t1;

select   *  from  t1;

在客户端向t1表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t1  values  (8,'郑十');

分别使用master服务器和slave1和slave2服务器查询t1表,查看客户机插入的数据在哪一台服务器上实现的

select  *  from  t1;

 

从上诉结果可以看到,读操作实在slave1和slave2服务器上实现的,而写操作实在master服务器上实现的,所以实现了mysql的读写分离操作。 

更多推荐

北邮22级信通院数电:Verilog-FPGA(3)实验“跑通第一个例程”modelsim仿真及遇到的问题汇总(持续更新中)

北邮22信通一枚~跟随课程进度更新北邮信通院数字系统设计的笔记、代码和文章持续关注作者迎接数电实验学习~获取更多文章,请访问专栏:北邮22级信通院数电实验_青山如墨雨如画的博客-CSDN博客注意:本篇文章所有绝对路径的展示都来自上一篇博客北邮22级信通院数电:Verilog-FPGA(2)modelsim北邮信通专属下

蓝蓝设计提供气象行业软件设计

北京蓝蓝设计在气象行业软件界面设计方面具有成功的案例和丰富的经验。蓝蓝与多家气象行业软件开发商合作,为其设计了一系列优秀的界面,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好评。我们的设计作品不仅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还提升了软件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北京蓝蓝设计还致力于学习和应用最新的设计技术和工具。我们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理

JMeter 设置请求头信息的详细步骤

在使用JMeter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需要设置请求头信息的场景。比如:POST传过去的Body数据是json格式的。需要填添加头信息: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在header中用token来传用户的认证信息。下面,来具体介绍下JMeter设置HTTP请求头的方法。1添加请求头右击HTT

Jmeter系列-并发线程Concurrency Thread Group的介绍(7)

简介ConcurrencyThreadGroup提供了用于配置多个线程计划的简化方法,该线程组目的是为了保持并发水平,意味着如果并发线程不够,则在运行线程中启动额外的线程ConcurrencyThreadGroup提供了更好的用户行为模拟,因为它使您可以更轻松地控制测试的时间,并创建替换线程以防线程在过程中完成现在安装

Jmeter系列-控制器Controllers的介绍(8)

Controllers简介JMet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性能测试工具,而控制器是JMeter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件。控制器用于控制测试计划的执行流程,可以根据需求来控制线程的启动、停止、循环等操作。Jmeter有两种类型的控制器:Samplers(取样器)和LogicalControllers(逻辑控制器);它们驱动着测试

Jmeter —— 常用的几种断言方法(基本用法)

在使用JMeter进行性能测试或者接口自动化测试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功能,就是断言,断言相当于检查点,它是用来判断系统返回的响应结果是否正确,以此帮我们判断测试是否通过,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断言:响应断言、JSON断言、BeanShell断言一、响应断言1.响应断言是最常用的一种断言方法,它可以对各种返回类型的结

四、数学建模之图与网络模型

1.定义2.例题及软件代码求解一、定义1.图和网络是相关概念(1)图(Graph):图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抽象概念,它由一组节点(顶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边组成。图可以是有向的(有方向的,边有箭头表示方向)或无向的(没有方向的,边没有箭头表示方向)。图用于表示各种关系,如社交网络、电路、地图、组织结构等。(2)网络

leetcode做题笔记147. 对链表进行插入排序

给定单个链表的头head,使用插入排序对链表进行排序,并返回排序后链表的头。插入排序算法的步骤:插入排序是迭代的,每次只移动一个元素,直到所有元素可以形成一个有序的输出列表。每次迭代中,插入排序只从输入数据中移除一个待排序的元素,找到它在序列中适当的位置,并将其插入。重复直到所有输入数据插入完为止。下面是插入排序算法的

免费可源可商用的BI工具对比(支持Doris 数据库)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开源的BI工具可供选择,以下是几个免费、开源且可以商用的BI工具,并且支持和Doris数据库结合使用:Superset:由Airbnb发起的开源BI工具,带有可视化和交互式仪表盘功能。Superset支持多种数据源,其中包括Doris数据库。Metabase:一个简单易用的BI工具,支持数据可视化和SQ

全链路自动化测试

背景从SOA架构到现在大行其道的微服务架构,系统越拆越小,整体架构的复杂度也是直线上升,我们一直老生常谈的微服务架构下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也日渐成熟(包括典型的数据一致性,系统调用带来的一致性问题,还是跨节点跨机房复制带来的一致性问题都有了很多解决方案),但是有一个环节我们明显忽略了。在现在的微服务架构趋势下,微服务在

陆拾捌- 如何通过数据影响决策(三)

一、如何正确的引导别人?引导与误导的区别是什么?看下面这广告图单看上面大字的结果,感觉好像真的使用过的人均觉得有好处可如果我们看下面的细字对111位连续14天食用(本产品)的燕麦片非重度使用者所做调研…从理性上来说,如果一个人觉得没用处,还会连续食用14天吗?所以这里用的一个技巧就是,从数据中各个维度深挖,然后把最有利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