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前言
- 内存模型以及分区,需要详细到每个区放什么。
- 堆里面的分区:Eden,survival (from+ to),老年代,各自的特点。
- 对象创建方法,对象的内存分配,对象的访问定位。
- GC 的两种判定方法:
- SafePoint 是什么
- GC 的三种收集方法:标记清除、标记整理、复制算法的原理与特点,分别用在什么地方,如果让你优化收集方法,有什么思路?
- GC 收集器有哪些?CMS 收集器与 G1 收集器的特点。
- Minor GC 与 Full GC 分别在什么时候发生?
- 几种常用的内存调试工具:jmap、jstack、jconsole、jhat
- 类加载的几个过程: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内存模型以及分区,需要详细到每个区放什么。
JVM 分为堆区和栈区,还有方法区,初始化的对象放在堆里面,引用放在栈里面,
class 类信息常量池(static 常量和 static 变量)等放在方法区
new:
- 方法区:主要是存储类信息,常量池(static 常量和 static 变量),编译后的代码(字
节码)等数据 - 堆:初始化的对象,成员变量 (那种非 static 的变量),所有的对象实例和数组都要
在堆上分配 - 栈:栈的结构是栈帧组成的,调用一个方法就压入一帧,帧上面存储局部变量表,操
作数栈,方法出口等信息,局部变量表存放的是 8 大基础类型加上一个应用类型,所
以还是一个指向地址的指针 - 本地方法栈:主要为 Native 方法服务
- 程序计数器:记录当前线程执行的行号
二、堆里面的分区:Eden,survival (from+ to),老年代,各自的特点。
堆里面分为新生代和老生代(java8 取消了永久代,采用了 Metaspace),新生代包
含 Eden+Survivor 区,survivor 区里面分为 from 和 to 区,内存回收时,如果用的是复
制算法,从 from 复制到 to,当经过一次或者多次 GC 之后,存活下来的对象会被移动
到老年区,当 JVM 内存不够用的时候,会触发 Full GC,清理 JVM 老年区
当新生区满了之后会触发 YGC,先把存活的对象放到其中一个 Survice区,然后进行垃圾清理。因为如果仅仅清理需要删除的对象,这样会导致内存碎片,因此一般会把 Eden 进行完全的清理,然后整理内存。那么下次 GC 的时候,就会使用下一个 Survive,这样循环使用。如果有特别大的对象,新生代放不下,就会使用老年代的担保,直接放到老年代里面。因为 JVM 认为,一般大对象的存活时间一般比较久远。
三、对象创建方法,对象的内存分配,对象的访问定位。
new 一个对象
四、GC 的两种判定方法:
引用计数法:指的是如果某个地方引用了这个对象就+1,如果失效了就-1,当为 0 就
会回收但是 JVM 没有用这种方式,因为无法判定相互循环引用(A 引用 B,B 引用 A)
的情况
引用链法: 通过一种 GC ROOT 的对象(方法区中静态变量引用的对象等-static 变量)来判断,如果有一条链能够到达 GC ROOT 就说明,不能到达 GC ROOT 就说明可以回收
五、SafePoint 是什么
比如 GC 的时候必须要等到 Java 线程都进入到 safepoint 的时候 VMThread 才能开始
执行 GC,
- 循环的末尾 (防止大循环的时候一直不进入 safepoint,而其他线程在等待它进入
safepoint) - 方法返回前
- 调用方法的 call 之后
- 抛出异常的位置
六、GC 的三种收集方法:标记清除、标记整理、复制算法的原理与特点,分别用在什么地方,如果让你优化收集方法,有什么思路?
先标记,标记完毕之后再清除,效率不高,会产生碎片
复制算法:分为 8:1 的 Eden 区和 survivor 区,就是上面谈到的 YGC
标记整理:标记完毕之后,让所有存活的对象向一端移动
七、GC 收集器有哪些?CMS 收集器与 G1 收集器的特点。
并行收集器:串行收集器使用一个单独的线程进行收集,GC 时服务有停顿时间
串行收集器:次要回收中使用多线程来执行
CMS 收集器是基于“ 标记— 清除”算法实现的,经过多次标记才会被清除
G1 从 整体来看是基于“ 标记— 整理”算法实现的收集器,从 局部(两个 Region 之间)上来看是基于“ 复制”算法实现的
八、Minor GC 与 Full GC 分别在什么时候发生?
新生代内存不够用时候发生 MGC 也叫 YGC,JVM 内存不够的时候发生 FGC
九、几种常用的内存调试工具:jmap、jstack、jconsole、jhat
jstack 可以看当前栈的情况
jmap 查看内存
jhat 进行 dump 堆的信息
mat(eclipse 的也要了解一下)
十、类加载的几个过程:
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然后是使用和卸载了
通过全限定名来加载生成 class 对象到内存中,然后进行验证这个 class 文件,包括文件格式校验、元数据验证,字节码校验等。准备是对这个对象分配内存。解析是将符号引用转化为直接引用(指针引用),初始化就是开始执行构造器的代码
总结
- 内存模型以及分区,需要详细到每个区放什么。
- 堆里面的分区:Eden,survival (from+ to),老年代,各自的特点。
- 对象创建方法,对象的内存分配,对象的访问定位。
- GC 的两种判定方法:
- SafePoint 是什么
- GC 的三种收集方法:标记清除、标记整理、复制算法的原理与特点,分别用在什么地方,如果让你优化收集方法,有什么思路?
- GC 收集器有哪些?CMS 收集器与 G1 收集器的特点。
- Minor GC 与 Full GC 分别在什么时候发生?
- 几种常用的内存调试工具:jmap、jstack、jconsole、jhat
- 类加载的几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