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视觉SLAM简介

2023-09-16 21:58:50

【SLAM】视觉SLAM简介

task04 主要了解了SLAM的主流框架,清楚VSALM中间接法与直接法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其各自的优势是什么,了解前端与后端的关系是什么

1.什么是SLAM

2.VSALM中间接法与直接法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其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在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中,中间接法(indirect methods)和直接法(direct methods)是两种不同的方法,用于估计机器或传感器的运动和构建环境地图。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处理传感器数据以估计位姿(位置和方向)和地图。

  1. 中间接法(Indirect Methods):

中间接法通过首先提取特征点或关键点(例如角点或边缘)来处理传感器数据。这些特征点通常代表环境中的显著性特征,如窗户、门、墙角等。然后,通过追踪这些特征点的运动,估计机器的位姿和地图。

优势

  • 稳定性高:特征点通常是稳定的,因此中间接法对于噪声和传感器误差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 地图易于解释:生成的地图通常由特征点的位置表示,这使得地图更容易解释和可视化。

劣势

  • 依赖于特征提取:特征提取的性能可能受到环境变化、遮挡和光照条件的影响。
  • 信息丢失:特征提取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丢失,因为它仅关注环境中的一部分特征。
  1. 直接法(Direct Methods):

直接法直接使用传感器数据(例如,摄像头像素值或激光雷达测量)来估计机器的位姿和地图,而不需要首先提取特征点。它尝试优化像素值与模型投影之间的差异来进行位姿估计。

优势

  • 信息丰富:直接法利用了传感器数据的所有信息,因此在理论上可以提供更精确的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
  • 不受特征提取限制:不需要提取特征点,因此对于复杂或光照变化大的环境更具鲁棒性。

劣势

  • 计算复杂度高:直接法通常需要更复杂的优化方法来处理大量像素数据,因此计算成本更高。
  • 对噪声和误差敏感:由于直接法使用了原始传感器数据,对传感器噪声和误差更为敏感,可能需要更强大的滤波和优化技术。

选择中间接法或直接法取决于特定应用的需求和环境条件。中间接法通常在稳定的环境中表现良好,而直接法更适合需要利用所有传感器信息的情况。有时候也会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

3.SLAM中前端与后端的关系是什么?

在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中,前端(Front-End)和后端(Back-End)是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它们协同工作以实现定位和地图构建的任务。它们的关系可以理解为:

  1. 前端(Front-End):前端是负责传感器数据处理和特征提取的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将来自传感器(例如摄像头、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等)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于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的信息。前端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 感知:前端处理传感器数据,例如图像或激光点云,以识别环境中的特征,如特征点、边缘或其他可用于定位和地图构建的信息。
    • 特征提取:前端从感知到的数据中提取出显著性特征,这些特征通常用于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这可以是关键点、特征描述符等。
    • 数据关联:前端负责将连续帧之间的特征或地图点进行关联,以跟踪它们的运动或更新地图。
  2. 后端(Back-End):后端是负责执行优化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将前端提供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同时考虑传感器噪声和误差,以估计机器的位姿和构建地图。后端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 状态估计:后端使用传感器测量数据和前端提取的特征信息来估计机器的位姿(位置和方向)以及地图中的特征点位置。
    • 数据关联和闭环检测:后端负责处理数据的关联,以建立不同时间步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检测和纠正由于循环(闭环)导致的误差,以提高估计的一致性。
    • 优化:后端使用数学优化技术,如最小二乘法或非线性优化,来调整位姿和地图以最小化误差,从而提高SLAM系统的精度。

前端和后端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互依赖的。前端提供了后端所需的关键信息,后端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并执行优化以生成一致的估计结果。这种协同工作使SLAM系统能够在未知环境中同时定位和构建地图。

更多推荐

海外媒体发稿:海外汽车媒体推广9个方式解析

根据下列9个国外汽车媒体推广方式,企业能够在国际范围内突破边界,获得领域关心。这将帮助企业完成国际化发展发展战略,扩展市场占有率和提升盈利空间。【华媒舍】国外全媒体发表文章将会成为企业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助推企业与时俱进和成长!1.提升国界线,开拓视野!国外汽车媒体是汽车业务领域散播信息的

play() failed because the user didn‘t interact with the document优化媒体不能自动播放

1.问题谷歌浏览器video元素设置autoplay,我们原意是希望页面加载时自动播放,但实际上并没有自动播放,在控制台报错如下:Uncaught(inpromise)DOMException:play()failedbecausetheuserdidn’tinteractwiththedocumentfirst.这里

前端面试题整理

1.沙箱隔离前端沙箱隔离(Frontendsandboxisolation)是一种安全机制,用于将前端代码与主机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Web开发中,前端代码通常由JavaScript编写,而JavaScript是一种强大且灵活的语言,但它也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风险。例如,恶意用户可能会通过前端代码执行

JavaEE初阶(5)多线程案例(定时器、标准库中的定时器、实现定时器、线程池、标准库中的线程池、实现线程池)

接上次博客:JavaEE初阶(4)(线程的状态、线程安全、synchronized、volatile、wait和notify、多线程的代码案例:单例模式——饿汉懒汉、阻塞队列)_di-Dora的博客-CSDN博客目录多线程案例定时器标准库中的定时器实现定时器线程池标准库中的线程池实现线程池多线程案例定时器定时器(Tim

Qt/C++音视频开发53-本地摄像头推流/桌面推流/文件推流/监控推流等

一、前言编写这个推流程序,最开始设计的时候是用视频文件推流,后面陆续增加了监控摄像头推流(其实就是rtsp视频流)、网络电台和视频推流(一般是rtmp或者http开头m3u8结尾的视频流)、本地摄像头推流(本地USB摄像头或者笔记本自带摄像头等)、桌面推流(将当前运行环境的系统桌面抓拍推流)。按照分类的话其实就是三大类

【Robotframework+python】实现http接口自动化测试

前言下周即将展开一个http接口测试的需求,刚刚完成的java类接口测试工作中,由于之前犯懒,没有提前搭建好自动化回归测试框架,以至于后期rd每修改一个bug,经常导致之前没有问题的case又产生了bug,所以需要一遍遍回归case,过程一直手工去执行,苦不堪言。所以,对于即将开始的http接口测试需求,立马花了两天时

数据分析:利用gpt建立双11活动的分析框架

promt:您是一名某电商平台的资深数据分析师,首先,您知道什么是双11活动吗?output:当然,双11活动,也称为“光棍节”购物节,是中国最大的在线购物节之一。这个活动最初由阿里巴巴集团于2009年发起,并迅速吸引了其他电商平台的参与。双11活动通常在每年的11月11日进行,因此得名“双11”。这一天,各大电商平台

mybatis-plus

1.特征无侵入:只做增强不做改变,引入它不会对现有工程产生影响,如丝般顺滑损耗小:启动即会自动注入基本CURD,性能基本无损耗,直接面向对象操作强大的CRUD操作:内置通用Mapper、通用Service,仅仅通过少量配置即可实现单表大部分CRUD操作,更有强大的条件构造器,满足各类使用需求支持Lambda形式调用:通

Java面向对象(四)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一、JavaBean是什么?1.概念JavaBean是一种Java语言写成的可重用组件。所谓javaBean,是指符合如下标准的Java类:类是公共的有一个无参的公共的构造器有属性,且有对应的get、set方法2.代码:publicclassCustomer{private

Vue3 基础 – 快速上手 & 常用指令

1.在HTML网页中使用vue3的3个基本步骤a.通过script标签的src属性,在当前网页中全局引入vue3的脚本文件:<scriptsrc="https://unpkg.com/vue@3/dist/vue.global.js"></script>b.创建vue3的单页面应用程序实例://2.1从Vue对象中解构

【数据可视化】动态条形图Python代码实现

使用Python中的bar_chart_race_cn库创建动态条形图前言数据可视化在今天的数据分析和传达信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态条形图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展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编程语言中的bar_chart_race_cn库创建动态条形图。动态条形图可以用于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