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大便出現黑色顆粒狀的情況可能是由於生理因素導致,也可能是腸道內菌群失調或痔瘡等原因引起的。在未明確原因之前,家長不應該自行進行治療。
1、生理因素:如果小朋友攝入較多的黑色食物,如桑葚等,或者服用含有鐵的藥物,如富馬酸亞鐵片等,可能會導致大便染色,進而出現黑色顆粒狀的大便。如果攝入過多還會影響消化功能,進而出現顆粒狀的大便。一般情況下無需特殊治療,改善飲食或停藥後症狀會緩解;
2、腸道內菌群失調:這主要是由於不潔飲食引起的。如果腸道內病原菌大量繁殖,就會導致胃腸道功能下降,改變大便性質,甚至可能引起胃腸道黏膜出血,從而導致大便變黑、變紅等情況。一般需要遵醫囑使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腸溶膠囊等藥物;
3、痔瘡:與長時間久坐、飲食不當等因素有關。如果小朋友出現痔瘡,大便過於乾燥會影響大便的形狀,還可能導致肛門出血,進而出現大便變黑的情況。一般可以遵醫囑使用熊膽痔瘡膏、普濟痔瘡栓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了以上因素外,便祕、消化道出血、腸梗阻等情況也可能導致小兒大便性質的改變。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兒科、肛腸科等科室就診,進行視診、便常規等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