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近視眼度數可能會降低,原因主要有兩種情況。
首先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超過40歲以後,可能會出現老花眼。老花眼的症狀是看近處的物體有一些困難,需要配戴老花鏡,它實際上是一箇凸透鏡,可以抵消一部分近視度數。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40歲以後,老花眼的出現會導致近視眼度數的降低,這主要是老花眼的抵消作用。也就是說,看近處的物體可能只需要低度數的近視眼鏡,而看遠處的物體仍然需要原來的近視眼鏡,這樣才能夠清晰地看到物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老花眼的度數還會逐漸增加,因此,近視度數也會不斷變化,需要抵消的老花度數會變得更高。舉個例子,如果從40歲發展到60歲,60歲時需要配戴300度的老花眼鏡,那麼需要抵消的近視度數也是300度。如果近視眼患者本來度數是500度,那麼看遠處時還是需要配戴500度的近視度數。
其次,近視眼度數降低也可能是由於患者出現白內障。白內障會導致晶體混濁密度改變,從而引發近視度數短時間的改變,有可能導致近視度數降低。然而,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而且度數還會不斷變化。患者的視力逐漸變模糊,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白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