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腦炎,亦稱日本腦炎,是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為主要病變的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屬於乙類傳染病。
該病主要透過蚊蟲叮咬傳播,通常在夏秋季節流行,主要分佈於亞洲。臨床表現為高熱、意識障礙、抽搐、病理反射和腦膜刺激徵,病死率較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後遺症。
乙型腦炎是一種人獸共患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人類和許多動物都可能成為該病的傳染源。人類感染乙型腦炎病毒後,可能會出現短暫的病毒血癥,但病毒數量較少且持續時間短,因此人類並非主要的傳染源。家禽、家畜和鳥類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腦炎病毒,尤其是豬感染率較高,是主要的傳染源。
乙型腦炎主要透過庫蚊、伊蚊和按蚊等蚊蟲叮咬傳播。人群對乙型腦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大多呈現隱性感染,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之比約為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