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PPD皮試的結果是根據區域性硬結的直徑進行的。直徑<5mm的反應被判定為陰性,5-9mm的反應被判定為一般陽性,10-19mm的反應被判定為中度陽性,直徑≥20mm或不足20mm但出現水泡或壞死的反應被判定為強陽性。
目前,在我國廣泛使用的方法是國際通用的PPD皮內注射法,使用的是結核分枝桿菌素純蛋白衍生物。將PPD5IU注射到左前臂內側上中1/3交界處的面板下面,形成皮丘,然後根據48-96小時後區域性硬結的直徑進行結果判定。
然而,PPD與卡介苗存在交叉反應,在接種過卡介苗的人群中,即使沒有結核感染,也可能出現PPD皮試陽性反應,因此其特異性較低。此外,在免疫缺陷患者中,特別是合併HIV感染、重症疾病、年幼兒童和營養不良者,PPD皮試缺乏足夠的敏感性。
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如果遇到PPD皮試陽性的患者,應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仔細的甄別和區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