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肝臟功能是否正常需要進行血液檢查和肝臟的影像學檢查。血液檢查中,常用指標包括轉氨酶、膽紅素和白蛋白水平,如果轉氨酶或膽紅素超出正常範圍,說明肝功能受損,白蛋白水平低於正常值也表明肝功能異常。此外,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等也可以透過血液檢查進行檢測。
即使血液檢查的肝功能指標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臟問題的可能性,還需要進行B超、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以觀察肝臟結構是否存在異常。因為肝硬化早期、肝癌等異常結構可能在肝功能檢查中仍難以檢測出來。總之,肝臟具有強大的代償功能,當轉氨酶、膽紅素等指標異常時,通常表示肝臟損傷已十分嚴重。因此,應儘早明確肝臟是否正常,進行全面的血液和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