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來之前,會出現肚子脹的情況,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輕微憋脹感:在月經前和月經時,盆腔會充血,這時候肚子會感到不舒服。除了脹肚,還可能會有腰痠和下墜感。如果症狀不嚴重,屬於正常生理狀態,不需要過於擔心,可以適當進行運動,但運動量不宜過大,同時也要適當休息。
2、痛經:痛經是指憋脹感明顯,甚至出現疼痛的情況。有些女性在月經時會出現明顯的痛經狀況,包括月經前和月經期感到肚子憋脹和疼痛。需要區分是原發性痛經還是繼發性痛經。如果症狀在初潮開始或初潮1-2年後出現,往往在經血排出通暢後症狀就會消失,這往往是原發性痛經,也叫功能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多與經血排出不暢有關,結婚生子後,宮口擴張,子宮進一步發育,月經排出能力增強,這時不會出現痛經。除了原發性痛經,還有一種叫做繼發性痛經,即之前沒有痛經,但後來出現了痛經。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可能是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婦科腫瘤等。對於繼發性痛經,應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並根據疾病原因進行治療。尤其是盆腔炎,因為有時候痛經與盆腔炎有關,所以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徹底根治。如果病情發展時間較長再進行治療,病情就會較為困難。
總之,月經前出現腹部憋脹的情況,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輕微的生理性變化,無需治療。另一種是伴隨疼痛的情況,可能是原發性痛經,可以使用中藥調理。最後一種是繼發性痛經,需要找出病因,可能與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甚至婦科腫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