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病是一種長期的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並且要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癲癇發作和綜合徵的型別,選擇合適的抗癲癇藥物進行治療,正規的藥物治療可以使70%-80%的患者獲得長期的完全緩解。其中,40%-50%的病例可以透過單藥治療獲得緩解,但還有大約30%的患者需要聯合用藥來控制發作。對於剩下的20%左右的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癲癇外科手術能夠為15%-30%的患者提供完全緩解的機會。新型抗癲癇藥物的不斷研發和癲癇外科手術的發展,將會使更多癲癇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通常情況下,如果患者連續兩年沒有發作,就可以考慮減少藥物的使用。對於存在腦結構異常或特殊癲癇綜合徵的患者,需要延長到3-5年無發作才能考慮減停藥物。但是否能夠減停藥物以及如何減停,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因、發作型別、綜合徵分類、既往治療反應以及個人情況,並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仔細評估藥物停用後的復發風險。一般來說,在6-12個月內逐漸減少藥物劑量,進行單藥治療時減停過程應不少於6個月,多藥治療時一次只能停用一種藥物,每種藥物的減停過程不少於3個月。癲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不要感到與眾不同,也不必擔心被他人瞧不起。透過合理的治療,絕大部分癲癇都能夠得到控制,甚至達到完全治癒。然而,治療過程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希望廣大癲癇患者不要感到灰心和失望,也不要輕信一些不切實際的廣告宣傳,比如“一、兩個月就能治好癲癇”。面對這個疾病,一定要保持信心,並找到合適的醫院和醫生進行治療和康復。
2、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各種由顱內感染引起的癲癇病,應積極預防這些感染的發生,並在緩和期特別注意情緒的變化,避免從事一些恐懼的活動,避免受到刺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長期飲酒和吸菸,以改善健康狀況和提高生活質量。
3、一旦發作,就診過程中要儘可能讓醫生充分瞭解自己的想法,診後要遵從醫囑,勤於記錄病情,並定期複查。在癲癇就診之前,家屬應注意記錄發作情況,如凝視情況、凝視方向、頭部扭轉及扭轉方向等,這對醫生的分型診療有所幫助。